当前位置:

大石渡码头:“大石”不在堤防筑起,“起死回生”的古码头续写百年风采

来源:衡阳晚报 编辑:redcloud 2013-09-22 10:46:49
—分享—

“最美古码头”推荐理由:一段护坡让百年古码头重新焕发风采的同时,更让被逼“迁徙”的沿河村民能够安心住回家。大石渡的美,在于历史,在于风情,更在于居民、乘客真心绽放的笑容。——茶山坳镇党委书记 罗军荣
■文/图 本报记者 李松儒 通讯员 唐兰荣
大石渡码头的身世是一个迷!
“衡阳开船大石渡,樟木七里问大浦,渡广萱洲霞流至,斗米雷家到衡山……”它是船夫们吟唱的摆渡号子中,驶出衡阳的第一站。它是周边村民口中,因蹲守江岸的巨型“蛤蟆石”而得名的传奇码头。
它的年龄有多老?没人能道出个精确数字。
有村民推测,“大石渡”至少与珠晖塔齐龄(116岁)!
因每逢吉日,驶往珠晖塔祈福的客船都将大石渡码头作为最后的一处中转站。“有塔便有古码头!”
也有人推断,这古码头年岁可追溯至327年前。
据《衡阳市交通志》(1980—2005)记载:“大石渡在城东15里耒河口北,渡当冲要,建普济庵……古为豫粤二省捷径,康熙二十五年(1686年)知县张五策有碑记。”而栖居渡口旁的居民只道:过去码头旁确坐落着一处“水寺”。
村民口中的“水寺”,是常在水面上往返奔波的船夫祈愿保平安的庵堂。若村民记忆中的水寺正是志书所载的普济庵,那么大石渡的年岁或可前推至1686年,距今327年!
一座临江而立的凉亭,飞檐青瓦,古色古香!凉亭一侧,曾记录码头商贸繁华的南杂店仍是一派荒废破落,木门白墙上随处缀着斑驳青苔。小巧仅可容一两人的乌篷渔船兀自泊于岸边,随波起伏。沿河而居的村民们,依旧习惯将房屋筑于渡口附近。饶是渡口旁的枣树赶上“丰收期”,不甚粗壮的枝条间挂满了果实。
相传,大石渡码头的得名与斜倚岸旁的一块形似“蛤蟆”的天然巨石有关!“听已故的老人们说,大石渡正是因为这块‘蛤蟆巨石’而得名。”原住居民黄俊友笑着说。而2000年大源渡航电枢纽投产蓄水后,巨石连同过去的登船平台一道被不断攀升的水位吞没!
被河水吞没的还不只是巨石,突增的水势不断冲刷、蚕食着堤岸。每至汛期,“崩堤”时刻威胁着临江而居的9户农家。
周贤春的家面江而筑,涛涛江水日夜冲击,让她家屋前空坪咧开了2厘米宽的口子。无奈,已习惯了沿江而居的村民被迫“迁徙”。“乡镇帮我们安排到离江较远的自行车厂一带租住。”周贤春说。
然而,安土重迁的村民们十分不习惯临时新家。每逢农历新年、中秋、端午等传统佳节,“担心串门的亲友找不着地方”,9户人家仿佛约好了一般地搬回临江老家小住。
“这给村里、乡镇添了不少麻烦!”周贤春回忆道,“有一次家人偷偷溜回老家过年,才正月初二,乡镇领导急忙赶来敲门,好劝歹说将我们带离了危险的临江屋。”
为了实现村民们的“回家梦”,相关部门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90万元相关资金,对大石渡沿岸河堤进行的加固除险。
2012年5月,周贤春和同伴们一道搬回了老家!与此同时,河堤加固工程还让因险沉寂多时的码头客运重新焕发生机。
时隔两年,记者再次寻访至大石渡码头。记忆中的凉亭、码头、居民楼依旧保持着原状,而不同的是,村民们的面颊上,那因水势蚕食,码头荒废而生的焦灼,换成了清一色的舒心笑容。采访间隙,余光瞥见,优哉游哉的村民手持钓竿,立于渡船甲板上垂钓……

来源:衡阳晚报

编辑:redcloud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珠晖新闻网首页